专利摘要:
一種固定結構,用於固定電源輸入接頭於框架上,其中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且第一固定件連接至框架,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卡合於第一卡接部。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以容置電源輸入接頭,使插接部穿過並凸出於開口,且第一固定件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框架之一第一受力。第二固定件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公开号:TW201314420A
申请号:TW100134578
申请日:2011-09-26
公开日:2013-04-01
发明作者:Ching-Chou Teng
申请人:Inventec Corp;
IPC主号:H01R13-00
专利说明:
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電源接頭固定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將電源輸入接頭固定於面板之固定結構。
隨著科技的發展,包含有顯示器及電腦功能之一體成型AIO(All in One)電腦,已逐漸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目前,AIO電腦的電源輸入接頭(DC-in Jack)有兩種規格,第一型的電源輸入接頭係供應180瓦(W)的電源,第二型的電源輸入接頭係供應120瓦(W)的電源,兩種不同規格的電源輸入接頭,其形狀及構造皆不相同。
在組裝電源輸入接頭至面板框架時,礙於不同電源輸入接頭之規格,必須配合不同的面板框架作定位。因此,需要製造多種面板框架以組裝對應的電源輸入接頭,使得組裝的流程的複雜度以及生產成本皆因而增加。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源輸入接頭之固定結構,使電源輸入接頭得以承受使用者按壓或拉拔時之不同方向的受力,更可藉由其一固定件,將不同規格的電源輸入接頭穩固地組裝於同一種面板框架。
根據本發明之第一方面,提出一種固定結構,用於固定一電源輸入接頭於一框架上,其中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且第一固定件連接至框架。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第一卡接部。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電源輸入接頭,使插接部穿過並凸出於開口,且第一固定件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框架之一第一受力,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抗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根據本發明之第二方面,提出一種面板模組,包括:一電源輸入接頭、一面板、一面板框架、及一固定結構。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面板框架係設置於面板上。固定結構係用於固定電源輸入接頭於面板框架上,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及一第二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且第一固定件連接至面板框架。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第一卡接部。第一固定件與第二固定件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電源輸入接頭,使插接部穿過並凸出於開口。第一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遠離面板框架之一第一受力。第二固定件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面板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請參考第1圖,其繪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10之示意圖。固定結構10包括一第一固定件100及一第二固定件200。第一固定件100包括板件P1、板件P2、板件P3、板件P4(繪示於圖2)、板件P5及板件P6。板件P1、板件P5及板件P6實質上係互相平行,各具有一方向為+z方向之平面法向量。板件P2實質上係垂直於板件P1,且具有一平面法向量之方向為-x方向,板件P3實質上係垂直於板件P1,且具有一平面法向量之方向為+y方向,板件P4(繪示於圖2)實質上係垂直於板件P1,且具有一平面法向量之方向為-y方向。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00之板件P1具有一開口104,板件P5具有一固定孔108-1,且板件P6具有固定孔108-2、固定孔108-3,及一開孔110。電源輸入接頭40係設置於第一固定件100及第二固定件200之間。一電源走線50係延伸於電源輸入接頭40之底部。並且,電源走線50係由第一固定件100之板件P2的一側,彎繞至板件P6之下側,並由板件P6的下側,經開孔110貫穿至板件P6的上側。
請接著參考第2圖,其繪示如第1圖之固定結構10,沿2-2之剖面圖。如第2圖所示,第一固定件100之板件P4上具有一第一卡接部102,第一固定件100之板件P1具有一開口104,且第一固定件100之板件P3具有開孔106。第二固定件200具有一板件L1及一板件L2。板件L1係實質上垂直於板件L2。此外,板件L1具有一開孔204,且板件L2延伸有一第二卡接部202。
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00與第二固定件200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300,用以容置電源輸入接頭40。電源輸入接頭40具有一插接部S,當第一固定件100套設於電源輸入接頭40之後,插接部S係穿過並凸出於開口104。接著,可以將第二固定件200之第二卡接部202卡合於第一固定件100之第一卡接部102,以初步定位第一固定件100及第二固定件200。此時,第二固定件200之開孔204會對應至第一固定件100之開孔106的位置。接著,可以使用其他定位元件(未繪示於圖中),例如是螺絲,穿過第二固定件之開孔204及第一固定件100之開孔106,以鎖附第一固定件100與第二固定件200。按照上述步驟,可以完成電源輸入接頭40、第一固定件100與第二固定件200之組裝。
如第1、2圖所示,組裝完成之固定結構10,可以藉由第一固定件100之板件P1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40朝向+Z方向被拉拔的第一受力。此外,可以藉由第二固定件200之板件L2提供一第二支撐力抵緊電源輸入接頭40的底面,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40朝向-Z方向被按壓之第二受力。因此,藉由第一固定件100與第二固定件200,可以穩定地固定電源輸入接頭40,使得電源輸入接頭40可以承受使用者在插拔時,不同方向的受力。
請接著參考第3圖及第4圖,第3圖係繪示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面板模組1之示意圖。第4圖係繪示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面板模組1之俯視圖。如第3、4圖所示,面板模組1包括一固定結構10、一面板20、一面板框架30及一電源輸入接頭40。第3、4圖所繪示之固定結構10,係與第1、2圖之固定結構10相同。因此,於此不再贅述其細部構造。值得注意的是,當完成第一固定件100與第二固定件200之組裝後,固定結構10可以藉由定位元件(未繪示於圖中),例如是螺絲,透過固定孔108-1、固定孔108-2或固定孔108-3至少其中之一,以鎖附並固定於面板框架30。於此實施例中,第一固定件100較佳地係設計有三個固定孔108-1、固定孔108-2及固定孔108-3。因此,可以藉由三個定位元件,將固定結構10鎖附於面板框架30。
當固定結構10組裝於面板模組1後,可以藉由第一固定件100之板件P1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40被拉拔時,朝向遠離面板框架30的第一受力。此外,可以藉由第二固定件200之板件L2提供一第二支撐力抵緊電源輸入接頭40的底面,以抵消電源輸入接頭40被按壓時,朝向接近面板框架30之第二受力。
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之電源接頭固定結構10之第一固定件100與第二固定件200,可以提供電源輸入接頭40不同方向的支撐力,使得電源輸入接頭40可以穩定地固定於面板框架30。藉由電源接頭固定結構10的固定,使電源輸入接頭40得以承受使用者按壓或拉拔時之不同方向的受力。並且,即使是不同規格的電源輸入接頭,都可藉由固定結構10之第一固定件100,穩固地將電源輸入接頭40鎖附於同一種面板框架30。相較於傳統電源輸入接頭,使用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之電源接頭固定結構10,不須為配合不同的電源輸入接頭而換用不同種的面板框架作定位組裝,故而可使面板框架的規格統一化,降低面板之電源輸入接頭的組裝成本。因此,可以改善傳統上在組裝不同規格之電源輸入接頭時,必須替換不同種面板框架的繁複流程,並降低生產成本。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面板模組
10...固定結構
20...面板
30...面板框架
40...電源輸入接頭
50...電源走線
100...第一固定件
102...第一卡接部
104...開口
106、110、204...開孔
108-1、108-2、108-3...固定孔
200...第二固定件
202...第二卡接部
300...容置空間
2-2...切線
P1-P6、L1、L2...板件
S...插接部
x、y、z...方向
第1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之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如第1圖之固定結構,沿2-2剖面線之剖面圖。
第3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面板模組之示意圖。
第4圖係繪示如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面板模組之俯視圖。
10...固定結構
50...電源走線
100...第一固定件
108-1、108-2、108-3...固定孔
200...第二固定件
204...第二開孔
2-2...切線
P1-P3、P5-P6、L1、L2...板件
x、y、z...方向
权利要求:
Claims (8)
[1] 一種固定結構,用於固定一電源輸入接頭於一框架上,其中該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該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且該第一固定件係連接至該框架;以及一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該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該第一卡接部;其中,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電源輸入接頭,使該插接部穿過並凸出於該開口,且該第一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該框架之一第一受力,該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該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一開孔,且該第二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二開孔,該第二開孔係配合該第一開孔設置,使得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卡合後,該第二開孔實質上係對應至該第一開孔的位置。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一固定件係套設於該電源輸入接頭之該插接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固定結構,其中該第二固定件係承載該電源輸入接頭並抵緊該電源輸入接頭之底面。
[5] 一種面板模組,包括:一電源輸入接頭,包括一插接部;一面板;一面板框架,設置於該面板上;以及一固定結構,用於固定該電源輸入接頭於該面板框架上,該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固定件,具有一第一卡接部及一開口且該第一固定件係連接至該面板框架;及一第二固定件,具有一第二卡接部,該第二卡接部係卡合於該第一卡接部;其中,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置該電源輸入接頭,使該插接部穿過並凸出於該開口,且該第一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一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拉拔時朝向遠離該面板框架之一第一受力,該第二固定件係用以提供一第二支撐力,以抵消該電源輸入接頭被下壓時朝向接近該面板框架之一第二受力。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一開孔,且該第二固定件更包括一第二開孔,該第二開孔係配合該第一開孔設置,使得該第一固定件與該第二固定件卡合後,該第二開孔實質上係對應至該第一開孔的位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一固定件係套設於該電源輸入接頭之該插接部。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面板模組,其中該第二固定件係承載該電源輸入接頭並抵緊該電源輸入接頭之底面。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TWI524833B|2016-03-01|電子設備及其解鎖裝置
JP2013131497A|2013-07-04|スライド式コネクタ
US7189116B2|2007-03-13|Electronic connector with an enhanced holding function
TW201324974A|2013-06-16|插槽裝置及安裝該插槽裝置的主機板
TW201351895A|2013-12-16|具更換面板結構之電力線網路裝置
TWM538306U|2017-03-11|電子裝置
KR20110029194A|2011-03-23|배터리커넥터용 소켓
TWI448876B|2014-08-11|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US20130112825A1|2013-05-09|Expansion card retaining structure
TWI446147B|2014-07-21|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WO2013001870A1|2013-01-03|外部接続機器用接続部を容易に取り付け、取り外しができる情報処理装置用制御装置
TWI391811B|2013-04-01|轉接板及應用其之電子裝置
TW201318526A|2013-05-01|擴充卡固定裝置
TW201806268A|2018-02-16|電子裝置及防鬆脫模組
TW202137847A|2021-10-01|一體式電腦
CN203397049U|2014-01-15|液晶显示设备的中壳装置
TWI501472B|2015-09-21|電池連接埠模組
US20140118980A1|2014-05-01|Mounting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card
US20120322276A1|2012-12-20|Electronic device with connector
TWM546524U|2017-08-01|電腦裝置
CN204043000U|2014-12-24|显示板组件和电磁炉
TWM442676U|2012-12-01|Integrated type housing of a computer
JP5865854B2|2016-02-17|基板対基板接続用コネクタによる接続構造
TWM546588U|2017-08-01|具有外接式顯示模組之顯示裝置
JP4353031B2|2009-10-28|電子機器の支持部材取付構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TWI448876B|2014-08-11|
US8616916B2|2013-12-31|
US20130078850A1|2013-03-28|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US4659163A|1984-06-13|1987-04-21|Amp Incorporated|Filtered shielded connector assembly|
CN2888688Y|2006-04-19|2007-04-11|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插座连接器|
US7357675B2|2006-08-08|2008-04-15|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Universal EMC gasket|
US7479036B2|2007-01-15|2009-01-20|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Movable connector bracket for end mounting panel members|
US7828592B2|2008-03-14|2010-11-09|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Interface module|
US7704098B2|2008-07-22|2010-04-27|Amphenol Corporation|Registered jack with enhanced EMI protection|
法律状态:
2017-05-11|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TW100134578A|TWI448876B|2011-09-26|2011-09-26|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TW100134578A| TWI448876B|2011-09-26|2011-09-26|面板模組及其電源輸入接頭固定結構|
US13/338,913| US8616916B2|2011-09-26|2011-12-28|Panel module and power input connector fixing structure thereof|
[返回顶部]